澳门十大信誉网赌大全

图片新闻
  • 热点文章
网赌要闻
  

校长钟英华出席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活动“中美高校教师汉语文化研究与教学论坛”


发布时间:2022-12-11

国际交流处消息(通讯员 可心悦)12月10日,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重要活动“中美高校教师汉语文化研究与教学论坛”在厦门举办。该论坛由厦门大学-美国普渡大学以线上形式联合主办,汉考国际、中文联盟协办。论坛邀请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我校校长钟英华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赵杨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基地主任吴应辉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刘乐宁教授,洛杉矶加州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陶红印教授,休斯顿大学温晓红教授,麻州大学王志军副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吴伟克教授(DR.Galal Walker)、密西西比大学现代语言系曾稚妮副教授等作为主讲嘉宾出席,数百名世界各地国际中文教育专家学者参加。钟英华作大会致辞并应邀作题为“国际中文教学体系化构建问题”的主题演讲报告。

钟英华在主题演讲报告中讲道,研究国际中文教育前沿理论和解决现实教学问题十分重要。国际中文教学要紧密对接需求,注重教学契合应用。把标准、理论、方法、教师、教材、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体系化指向是关键。要冲破孤立单一、“就教学论教学”的界限,研究解决语言获得的根本问题。要深入探究语言获得的科学规律性认识,让20年来世界二语教学“认知派”与“社会派”之间的“对立之争”在国际中文教学实践中走向统一,取其优长、优势互补、兼收并蓄,通过构建“教”与“学”的同向“表达驱动”关系,拉动提升“教”与“学”效率,创建和完善“表达驱动教学理论”。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回归到真实的实践场景之中;把语言的规律性认识回归到语言发生当下解析指导语言实践学习;要让学习者的话语、文字表达内容思想与中文语言载体走向相濡相契、合二为一,不再相剥离、相脱节;要使学生的“语言获得”回归到无畏表达、真实表达、完整表达、具身表达的应用实践中。让学习者成为“学用表达”实践中的剧中人、文中人和话中人,而非剧外人、旁观者和概念家。

表达驱动教学理念,是由我校首次提出的针对解决国际中文教育现实教学问题的创新教学理念,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支持和认可。该教学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应用推广价值,值得进一步丰富完善形成系统的国际中文教学理论。

论坛上,中美专家还就互动语言学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应用,运用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成果改进专用中文的教学,互动语言学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应用,基于网络技术的中文测试,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附带学习,学习者的表现在对外汉语交际中的作用,基于英汉对比的系的研究,基于美国中文沉浸式教育发展构拟需求导向的中美联合师资培养模式,在线国际中文教学的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


照片由国际交流处提供

编辑:艾景峰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